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正文

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用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-当前滚动

来源:中国网     时间:2023-06-30 14:55:34

初夏时节,泰汶大地,满目金黄。泰安市岱岳区卧虎山小学“耕之原”劳动实践基地的小麦也陆续成熟,广大师生挥舞镰刀,体验丰收的别样喜悦。

“割小麦的同学注意,镰刀要割向小麦根部,镰刀和腿脚保持距离,注意安全。”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,学生们分工明确,有的割、有的捆、有的运……这一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,勾勒出岱岳区劳动实践教育的生动缩影。

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。近年来,岱岳区教育围绕立德树人任务,把中小学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按照“德育为先、质量为本、特色创新、全面发展”思路,从加强课程建设、强化动手实践、健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,健全劳动教育体系,引导学生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,树立正确的劳动观,让劳动育人取得实效。今年5月份,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研讨会在岱岳区召开,岱岳区教育落在实处的劳动实践课程,吸引了全省教育同仁的关注。


(资料图)

岱岳区望岳小学占地32.76亩,是一所典型的城区学校,尽管校园面积不大,但教学楼前楼后,因地制宜,开辟出1000平方米的“望岳农场”。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,今年春天,望岳小学一年级新生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。整畦平地、开沟松土、播种育苗……参加了学校的农耕生产劳动课程教育课程后,孩子们不仅掌握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劳动技能,也培树起对劳动的热爱之情。

菜畦、农田、鱼塘、动物、中草药……为拓展实践场所、满足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,学校充分用好每一寸土地,集大地栽种、立体种植、立体养殖于一体,农耕文化气息浸润整座校园,让学校更有吸引力。“我的学校养了很多可爱的动物,我们非常喜欢它们。”大课间,二年级二班的同学们相约来到动物区,给小动物喂食。

“学校每班都有一块责任田,我们结合24节气特点,制定出适合各学龄段的课程计划和实践任务计划,还开设“快乐星期五”劳动社团活动,让孩子们在每周一节劳动课之外,有更多劳动的机会。”望岳小学校长夏法国介绍,充分挖掘劳动育人价值,学校还开设趣味手工、巧手衍纸、传统剪纸、面食制作等社团,将劳动教育寓于特色社团活动中,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。依托“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”建设,学校开展了“传承中医药文化”的劳动教育系列课程,通过种植中草药、认识中草药、观察中草药、鉴别采摘中草药、制作艾灸条等形式多样的体验,让小学生们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新时代的劳动教育,既不能“有教育无劳动”的问题,也不能“有劳动无教育”,只有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,才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、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。

“走过路过,不要错过,现采现摘,绿色无害……”在卧虎山小学耕读园,一阵阵叫卖声此起彼伏,一茬茬刚从基地采摘的果蔬新鲜“上市”,吸引了家长和周围居民等一批“老顾客”的关注。这样的场景在卧虎山小学“耕之原”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几乎每月都会上演。卧虎山小学依据四季时令开展的播种、培育、采收、上市、销售活动,已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。

一个小时后,三年级四班的生菜率先售罄。经过全体同学的商议,这笔钱将继续投资到下一个农业项目,成为选种、施肥的种植基金。“学校以‘农耕’文化为依托,以‘让城区孩子享受田间快乐’为愿景,打造了涵盖“一站一房一博一廊一集六园区”格局的全市最大校内劳动基地,供师生开展教学、实验、研究等活动所用。”卧虎山小学校长伏圣娟说,目前学校已成功开展了春韭、西瓜、杏子、小白菜、小麦等多种作物的栽植和采收活动,耕种季和采收季也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日子,播种、施肥、浇水、收获、展销等一系列体验,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,还提高了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,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之心。

劳动让孩子们的心和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也拉近了孩子和家长的距离。满庄一中的花木园劳动实践基地占地14000平方米,由汇诚园、听读园、樱花园、桃李园4部分组成。花木园内种花植绿,栽培近2000余棵花木,整个园区划片包干到各年级,年级再将花木分到班级,班级分到人,一人一树,各班均建立花木管理记录本,由学生承包花木的除草,施肥,挖坑,浇树等工作。

“满庄一中的孩子都来自农村,很多家长也有着丰富的劳动经验,我们每个学期都会举办家长开放日,邀请家长来参与“共栽一棵树”的亲子活动,达到拉近亲子情感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。”满庄一中校长周晓说,劳动教育有了反哺情、感恩意才能烛照学生一生。

走进校园农场,种下春天的希望;烹饪一餐美食,与亲友一同分享;认识泰山传统中药,了解城市文化历史,参加实习实训,领悟工匠精神……倾己勤劳,以行德义,岱岳区各校深入推进劳动教育,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。区教体局党组成员、二级主任科员李照阳介绍,岱岳区通过聚焦体系搭建,整合学科育人,强化基地建设,融入校园文化,强化督导评价,形成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,推动劳动教育在全区中小学生根开花、落地落实。目前,岱岳区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,中小学每周开设1节劳动课,纳入课程表,明确劳动课规范,坚持与文化课同安排、同管理、同检查;统一设置“劳动周”,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。目前,全区74所学校共编写劳动校本教材112余种,成立剪纸、泥塑、手工制作、种植、学科融合实践研究等社团150多个,5.8万余名学生掌握或熟悉1—2项基本劳动技能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五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