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兔年新春到来,位于青藏高原东缘、川西北的松潘古城内外张灯结彩,年味儿愈发浓厚。
记者从松潘随中铁十六局集团成(都)兰(州)铁路(松潘)指挥部指挥长边林琳驱车14公里来到成兰铁路德胜隧道,发现隧道内外人来车往、大干正酣。
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德胜隧道建设现场
(相关资料图)
边林琳浓眉大眼国字脸,皮肤却透着一抹高原红。自2019年初临危受命来项目,算上今年春节,他已经在工地上过了3个年。
“自2014年开工以来,经过近9年苦战,德胜隧道仅剩几百米掘通。虽然现在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,但绝不能掉以轻心。为了成兰铁路早日建成通车,造福沿线群众,我们抓紧时间往前赶,春节也是轮休不停工。”边林琳说道。
“春节期间,现场有150余名作业工人、2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坚守岗位。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伙食,确保坚守人员春节期间吃得健健康康、热热闹闹,就像在家一样!”坐在一旁的指挥部党工委书记万勇介绍。
德胜隧道6号横洞洞口
据了解,成兰铁路是一条平均海拔超3000米的“天路”,其中四川境内的成都至川主寺段,将串联起成都、德阳、绵阳、阿坝州,并填补川西北高原铁路网空白。中铁十六局集团参与建设的德胜隧道正洞全长近23公里,属于极高风险隧道,是成兰铁路控制性工程,目前为亚洲在建最长单洞双线合修铁路隧道。
从德胜隧道回到指挥部驻地,员工们正在吹气球、贴福字,热闹欢腾。
指挥部员工们为驻地贴福字
午饭后,记者一行再次进入德胜隧道。此时洞外气温为零下8摄氏度,进入洞内后气温逐渐升高,快到掌子面时,温度达到30多摄氏度,不少施工人员正穿着短袖在干活儿。
掌子面,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,两名技术员跟班作业、全程指导,湿喷机械手的作业场面紧张有序。
从停车处步行到掌子面,仅仅几十米的距离,就让记者气喘吁吁、浑身冒汗。高原缺氧加上洞内高温,待一会儿就感到浑身不得劲,施工人员却需要经年累月在这种环境中工作,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?
现场技术人员跟班作业
德胜隧道洞身穿越高裂度地震活动断裂带、岩溶富水、断层地质构造,施工过程中高地应力、软岩大变形、溜坍、富水等地质灾害屡见不鲜,难度极大,就像在“豆腐渣”里打隧道,被业内专家定义为国内外罕见。
“我们以“防溜坍、控变形、止涌突”为核心,按照“超前加固、主动控制、精准泄水、快速封闭”的施工原则,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变形的有效措施,提高了工作效率,确保了德胜隧道掘进平稳有序推进。”边林琳介绍。
边林琳带领技术团队研究施工方案
从隧道出来回到驻地,天色渐黑,驻地食堂里灯火通明,后勤人员边说笑边包饺子,施工人员陆续往回赶,脸上难掩一丝喜色:“快点儿走,今天指挥部会餐吃饺子咧!”
夜幕降临,开饭哨声响起,职工餐厅里,彩球飘扬、红灯高挂,大家围坐在餐桌前,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,一边述说着一年来的忧乐得失,热聊着兔年愿望,气氛热烈又喜庆……
项目部的年夜饭热闹喜庆
德胜隧道6号横洞工区长刘琦2016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里,一呆就是6年。平常醉心技术攻关的他,性格坚韧不惧失败。“能参与到这样一个百年铁路工程建设,必须要出点成绩,要对自己和项目负责。”今年,刘琦的第一个宝宝即将出生,与之同步,德胜隧道也贯通在望,他高兴地说,“事业和人生都有了收获。”
和刘琦一样对隧道贯通期待满满的,还有申翔和张振华夫妇,两个人都负责隧道技术工作。为了配合隧道大变形攻坚,他们的婚期延迟了两次,7年的爱情长跑直到去年才修成正果。申翔说,在进入德胜隧道后,妻子对自己给予的支持和付出太多,“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请过年假,隧道建成后,我们打算请假去旅游一次,弥补她的遗憾。”
项目团队在现场送上新春祝福
截至目前,德胜隧道仅剩下最后600余米尚未掘通,其中中铁十六局集团管段仅剩115米,全体参建人员正加班加点,完成最后冲刺。“我的新年愿望是,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,让成兰铁路不成‘难题’,让德胜隧道‘得胜而归’!”项目总工程师王建江挥舞着拳头,信心十足地说。
文图:邓昆伦、张利波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五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